阿城为“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以城东之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东北早期的重要城镇为什么建立在阿什河畔?何不顺阿什河而下,在河流更加广阔的松花江畔——哈尔滨建立城市呢?也许在农业不甚发达的黑龙江地区,城镇主要是军事要塞,并不是贸易的中心,考虑到河水泛滥的问题,军事据点建在比较安全的河网平原地带更加安全。
我多次去过阿城,阿什河比较温顺的河流,两岸到处是良田。一年,朋友军子说阿城有一个清真菜馆,据说菜品很少,味道不错。我便安排了一次阿城之旅。出了哈尔滨,肥沃的黑土地上到处是辛勤劳作的农民。时值十月下旬,东北进入秋收的尾声,汽车穿行在波状的原野上,满眼成熟的水稻、玉米、白菜和萝卜,一片丰收的景象,金灿灿的稻田里,传出收割机地轰鸣,倒卧的米秸秆堆成一片片。
进了阿城市,司机军子带着我们到了阿城清真寺附近。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元代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回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回族自形成之日起,从总体上看,其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小聚居”是出于风俗习惯和作礼拜的方便,回族居民便在清真寺附近安家立户。阿城清真寺附近清真饭店较多,可打听了很多家都不知道“老丹家馆”在哪里?后来军子叫我们回旅店休息,他开车到处问路,七拐八弯地终于在阿城婚姻登记所的后院找到“老丹家馆”。
历史上回族没有大的土地占有者,由于喜欢经商,不善耕种,农业发展不快。清代黑龙江土地肥沃,人口稀少,谋生较易。而山东、河北等省地少人多,回族相继移居黑龙江谋生,名曰“跑关东”。民以食为天,有回族流动的地方,就有清真饭馆。民国初年,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饭店即已出现,多是家庭小食铺和饮食摊贩,多以小吃为主,有牛羊肉馅饼、蒸饺、水饺、烧麦、冷面以及炒牛肚、涮羊肉等。由于风味独特,味美价低从不坑人,深受少数民族和汉族顾客的欢迎。
阿城,闯关东回民中从事饮食业的,都是家传的烹饪手艺,一辈辈师徒相授。很多年的老店了,不会掺假,味美价廉,服务态度超级好。
一进丹家馆,我便噤住了,简朴的装修环境为典型的东北小餐馆风格,设有几张简单的桌子,除了一块伊斯兰特色的金色牌子,丝毫看不出是一家清真菜馆。
军子说:“特色经营,吃的是菜。”其实我对菜更是追求菜肴的情趣和故事。
店内一位身体略有残疾的老者出来迎接我们,回族人姓马居多,有“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这家店老板姓丹,人称“老丹头”。丹亚忠,哈尔滨市阿城区老丹家清真炖菜馆老板,其实他这个老板就管丹老婆和丹姑娘,三个人的家常小店。我们寒暄几句后,丹师傅给我们介绍家族的来历。
十九世纪中叶,捻军席卷山东、河北,两省人民为了求生,离开家乡开始“闯关东”。吾丹氏,乃河北大名府(大名县)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丹亚忠祖太爷丹珍闯关东落脚于阿什河(阿勒楚喀)西街,清真寺北胡同毗邻张家四合馆宅院栖身。
光绪廿十八年“1902年”,由丹珍租赁柴禾市“广济门”门里恩兆元家三间草房开设丹家馆兼大车店,店旨兹惠于来此打尖投宿的乡民,由此店兴客旺。他家店内挂的大牌匾上面赫然写道,1905年腊月十八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因公务途径阿城,经名人举荐在丹家馆品尝回族美食后,大加赞赏,并提笔写下“尝遍清真美食,唯有丹家正宗”。
我询问:“家里是否有当年的题字纸张或者照片?”
老丹头说:“那时候也没这个意识,后来时代变迁也没保存”,他又拿不出当年题字,又没有家书记载,这个只能是据说了。
老丹头领着我们看完室内牌匾,吩咐后厨备菜,又给我们沏茶,继续介绍家史。第二代传人丹立荣,时逢兵荒马乱的民国年代,艰难支撑。第三代传人丹景江伪满时期仍顽强坚守。1956年,丹家馆纳入公私合营制轨道,第四代传人丹亚忠子承父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丹家特色熟食店,继续回报社会……
不一会儿,我们点了几个特色菜上齐了。清真食品,像手抓羊肉、清炖羊肉、羊肉焖肚饭等堪称脍灸人口。而在我看来老丹家馆清真菜系,融合了东北的炖菜的元素。羊骨头炖白菜,骨棒子锯开,骨髓溶入汤内,肉炖极烂糊,白菜入味;炒筋皮,不塞牙,香味适度。而扒羊肉条是回民饭店主打菜,进店食客必点之菜,丹家馆羊肉片切的薄,肥瘦相间,肥而不腻,浓稠的烧汁挂在肉上,夹上几片扔进嘴里,入口顺滑。菜品汁浓味厚、肥而不腻、嫩而不膻……
回族喜包馅面食,米饭次之。水饺、蒸饺,锅烙、馅饼、包子、水煎包、烧麦等均为风味食品。我们要了几盘烧麦,老板娘亲自在厨房现包烧麦。烧麦一定要趁热吃,凉了上皮硬。丹家馆烧麦,馅鲜美,清真味道正。
老丹家馆品质清雅,选料考究,堪称阿城食林一绝。虽然是清真菜馆,但由于汉族客人较多,装修上保有回族的特征,更多的兼顾了东北地区汉族的特点。大多清真馆店门都张贴“本店不售酒或本店禁止饮酒“的告示,也许是入乡随俗,阿城很多清真馆可以饮酒,丹家馆也销售酒品。我们几人畅饮了当地白酒,又喝了几瓶啤酒。酒足饭饱后,飘飘然踏着夜光离开了丹家馆。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