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哈尔滨经典建筑,今安在。(一)

每每从各类媒介中,浏览到哈尔滨近百年前的那些精美建筑时,常常被电到不能移目。虽然,有些影像已经模糊不清。但是,其精神气质还是深深的打动了我。有时,常常不着边际的臆想;如果,这些建筑和街路风貌依然还在的话,我们还用得着跑到千里之外的他乡,去看那些类似的景象吗?可惜,这只是我个人不着边际的想法而已。自觉不自觉中,这几年,自己也画了许多家乡景色的油画和钢笔画,当然,也包括那些百年前的精美建筑。前些天,我从中编辑出一些所画的,在百年左右的哈尔滨经典建筑,并到了原建筑物的所在地,进行查找、拍照。今天,一起发出来,供大家粗略一瞥,了解下这些精美建筑的现状和曾经的地理位置。

圣母领报教堂,最初建于1900年,1918年毁于火灾。1919年重建,1929年出现裂缝,1930年又重建,改为钢筋水泥结构。设计者为图斯塔诺夫斯基,历时十年,1940年竣工。拜占庭式风格,可容纳1200人祈祷。1958年关闭,1970年拆除。自己依稀记得拆除情景。国产电影《斩断魔爪》中有部分镜头。

圣母领报教堂旧址,现位于友谊路近中央大街,凯莱酒店的隔壁,哈尔滨建筑设计院大楼所在地。据传说,当年为了拆除这座教堂,炸药、坦克都用上了,结果仍然不能将其完全摧毁,一层和地基仍然无法撼动。最后,在建新楼只能将教堂残存的部分掩盖到大楼内部结构中。

这是现今的位置图片。中间的钟楼装饰建筑,曾经是原来教堂钟楼的位置。

犹太中心会堂(现老会堂音乐厅),1907年奠基,1909年建成,建筑设计师是当时的中东铁路局公务处处长HA.卡丝-基列依。1931年火灾后重建。位置在哈市道里区通江街82号。

下图为现今保存的重建后建筑。

鞑靼清真寺,又名土耳其清真寺(现通江街),初建于1906年,1922年重建(这年是鞑靼人归信伊斯兰教1000年),据说是鞑靼人在远东地区的唯一遗迹。设计师是尤·彼·日丹诺夫。新清真寺主体建筑呈方型,宣礼塔高高耸起,表现了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其风格即受拜占庭影响,又继承了阿拉伯传统文化风采,构成新颖独特的建筑形式。该寺主体建筑呈方形,立面对称布局,砖石结构。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通高约30米。五层的塔楼上带有绿色的穹顶,红白相间的墙体,挺拔高耸的宣礼塔以及两侧对衬圆顶,尖券拱形高窗,洋溢着庄严肃穆、宁谧厚重的宗教气氛。正门门厅两侧为小厅,过门厅为一大厅,二楼为一小厅和两间办公室及上宣礼塔的楼梯间,地下室为洗浴室与卫生间。该建筑的艺术处理上,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它的入口处在门厅的顶部建有一个细而高的,带有收分和分节,近似于圆锥体的光塔。这种光塔造型奇特,源于阿拉伯。塔下为建筑的主要入口,重点突出。二是,正殿之上建有一个不带鼓座的,有拜占庭遗风的中央大穹顶,形成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构成垂直轴线。穹顶和光塔一前一后,塔身峭拔、挺立,穹顶雍容夺目,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现今的教堂位于哈市道里区通江街108号,原来的祈祷大厅早已经建成居民楼。

王仲

水彩画家(主要画哈尔滨教堂、老建筑系列),资深平面设计师。一位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有着独特情怀的人。个人公众号“举蜡独白”。联系方式:微信号 ZG-wangzhong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