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再次翻出老道外的照片已是在十年后,我们当然记得一起在哈尔滨终将废弃的老城里故意遇到陌生人的下午。
那时在做一个电子杂志,伪装成考古的记者,发现了这块深不见底濒临废弃的城中之城。
我们说好没有目的,任意一个门洞都是入口,任意一块墙壁我们都很在乎,任何一个人都想跟他说话,不放过任何一个。被包裹在这里是看不到边际的,那时手机上功能还很少,不像如今到一个新的地方,只要把地图缩小,分割成几大块,那就可以掌控全程。
我们很轻易的就可以找到楼梯上去屋顶,站在一个房顶,看到一片房顶。站在另一片屋顶,看到的还是屋顶,屋顶用塑料盖上,规律的铺着红砖,我想是为了防雨。多年以后我重新看照片时,才发现许多在场没有注意的细节和疑惑,答案所以也就无从知晓。
《收音集》杂志内页,以及当时蛮做作的句子
当年中东铁路为界道里、南岗,是沙俄附属地,住的都是洋人,由“洋人”操刀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兴起———新艺术运动、巴洛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折衷主义等艺术风格的建筑纷纷出现。
一个世纪前,从山东、河北“闯关东”而来的民族资本家,在当时被称为“傅家甸”的老道外隔着铁路打望道里区。恢弘精致的西式建筑令民族资本家们怦然心动并纷纷仿效,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
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仓储空间”被运用到了建筑中。这种风格由一位叫西泽泰彦的日本学者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
院里院外似乎是两个世界
显而易见,这里的生活与都市的生活格格不入, 但我们来并非猎奇,我们下定决心要跟遇到的人交谈,这里有真正的居民,我们一点都不去做评判,这里的生活是艰苦还是糟糕亦或新奇。像所有人出生以后,面对的就是这个理所当然的世界。我感觉到,他们的世界像一棵树一样根深蒂固的长在一个地方,房子的各个缝隙,能够塞得下的,就被塞满,能够挂的住,就被挂上,能够种下种子的,就种上种子。
与去任何“景点”参观的感觉完全不同,我们来到这里,没有采取一种客观的参观的姿势,我也确信,这里的人,没有安排任何为了吸引人而特意准备的节目,他们更趋向把我们当客人对待,就像我在山里遇到一片村庄,村庄自古以来就如此生活,你的到来他们欢迎,但不会为你而唱歌,不会为你点起篝火,如果他们要唱歌,那是因为他们天天都唱。
去了很多地方后,我曾一度非常厌恶旅行,我发现无论到去到哪里,那里的人就好像准备好了被人审视,被人观摩,他们早就定制好丰富的当地纪念品,比你早一步的算好你将要走的路线,并会在风景最好的地方做好标记。排队买当地的食物,是因为你早听说,此次旅行目的就是为了验证。你真的也很喜欢偶然,所以你偶然发现一家店铺,发现店主好有趣,能否合照,她说可以,因为她早已习惯;她说不可以,也是因为她预料你会问,并早熟稔拒绝的说辞。
之所以十年以后还会如此在意这次漫游,也许是因为这种与人之间无意义的遇见,依然如此宝贵。到来不是为了遇见,不是窥探他人的生活,不是拿他与任何其他人比较,只是刚好有人住在这里,这些人,实实在在与房子产生联系。高楼里的人,也与高楼紧紧联系,那里家家户户紧锁住,那里似乎秘密很多,贵重的东西也很多,若是有陌生人闯入,则理所当然被认为另有所图,总之进入高楼的世界要经过很多姿势,经过小区大门,被保安问询,经过小区入户门,至少要按一遍密码,经过电梯门,按下楼层,最终终于到达门口以后,终于可以按门铃,等待屋内房主透过狗猫眼或摄像头确认,终于,可以像是探查监狱一般坐定,这时,似乎还要面临着酝酿何种情绪。
然而在这里则只要你一直走,人就如同散落的蘑菇,他们许稍有遮蔽,稍微被盘根错节的房子淹没,但只要肯花点功夫一直走,转转身,左顾右盼,就能遇到,且可以轻易的交谈,他们如老家的乡亲般亲切。
很惊喜竟然保留有我俩当年写下的笔记,这些笔记文字似乎有点繁琐,但读起来更给人以在场的即时感。
老道外人像笔记
地点:老道外
时间:2010年9月10日
交通:73路
油画大叔
潘景景记录
我们上了楼梯,那里的楼梯很残破,上面堆满了椅子什么的。我到楼梯那,是一个大大的长走廊。一个大叔正在盆子里洗着什么的东西,他光着膀子,很认真的样子。开始我们感觉很怕的,不敢上去说话。后来我拍了一些照片,才过去问:“大叔,你干什么呢?”大叔没有抬头说:“干活呢。”我们走到了她身边,看他在洗树根。
再往他家里看,不大。右边的墙整齐的排列着各种木头块,还算蛮整洁的。我说:“我们在做一个电子杂志,想来道外找找素材,能让我进来看看么。”大叔很热情:“我们的屋子,没收拾呢,很埋汰(脏)。进来吧。”走了进去,在走廊竟然发现一副油画。当时我好惊奇呀。我问大叔:“这是谁画的啊。”大叔憨憨一笑:“我啊。”啊,我当时好惊喜啊。我说:“啊,大叔你好厉害啊。”我回头看大叔的儿子正在看电视,屋里依然很小,很暗,里面是一个柜子和一张大床,柜子上有台电视,右边堆积着好多杂物。
大叔说:“来看看我的根雕。”我看窗台上,有好多根雕的东西,其实我不太懂的,大叔一一给我指出都是什么东西,还让我照下来。我突然觉得,在这里,周围都很残破的样子,他们多数都在为生活奔波,竟然能见到一副油画,一些根雕。我当时很惊喜,惊喜的是在这里能找到这样一个人,他画画、根雕。在幽暗狭窄的小屋里,做着自己觉得乐趣的小事,幸福油然而生。写这些字的时候,瑶还问我,你幸福的笑什么呢?我也很奇怪,我想到见到油画时的惊喜,想到大叔憨憨的笑容。
猫国
谭不如记录
告别油画大叔,我们继续在木楼道里往前走,我在一个窗台上,看见一只白色的猫,懒懒洋洋的。叫人意外的是,透过窗户,里边居然是一屋子的猫,如果你亲眼所见也肯定会被这景象感到震惊的。
我们决心去拍猫。
敲门进去,就置身在一个猫的世界了。这些猫都各自摆着自己的姿态,难怪养猫的阿姨说:猫是一种非常自诩而高傲的动物。说明我们的来意后,阿姨非常乐意的让我们拍她的猫。一边看着这些猫,一边听养猫的阿姨说猫的故事,还真是很好玩。阿姨说她养这些猫已经十五年,最开始的时候,捡了一只流浪的波斯猫,后来又拣了一只。两只猫组成了家庭,生了一些猫,猫又生猫,也不舍得扔,就一直养了,现在最老的猫有十五岁了。从未看见有这么爱猫养了这么多的人。
阿姨并不怎么充裕,一个人住,年轻时在上班,一个小房子里住着她和她的十几只猫。阿姨信耶稣,还不忘给我们念圣经。她说所有东西都是上帝做的,都是平等的….阿姨还说:平时猫们见了生人胆子很小的,不知为什么今天却不害怕你们。我们笑着说:因为我们个子矮的缘故吧,哈哈。
祖孙
潘景景写
大概是中午的时候,阳光很好。我们又走进了一家院子里,上了二楼。顺着走廊走到最后一家,窗内传出广播的声音。我们顺着窗户,看到一对孙女吃中饭。窗外有一对鹦鹉在休息的样子。当时真的不想打扰她们啊,她们沐浴在阳光下,安静的吃午饭,其实看起来多么平常啊。
我们却很惊讶这样的安静场面,这种清澈的感觉好像不属于这里,我们走过了杂乱的阳台,这里的人不怎么讲求生活的质量,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奶奶和小女孩却有着不一样的态度。
我和瑶开始照了几张外面的小鸟,她奶奶,急忙出来说,你们照相,我把鸟给你们移到窗台吧。那个女孩也跟着出来了,穿着很明亮的黄色衣服,很安静很漂亮。我们照了几张,又进了她们的房子。房间还是很小,但是很整洁。桌上摆着几盘菜,我们坐下来,真的好舒服呀。在床上看到女孩画的画,我们说,你画一下给我们看看吧。女孩好害羞,我给他照相的时候,她用两只手捂住脸,我们问问题她也不说话。哈哈,真可爱。最后我们去了屋外,她终于开始画了。
姐姐很美
谭不如写
姐姐很乐意的带我们看她的房间,很小的空间,但是有很多有趣的小玩意,门框上,窗棂上都涂成了蓝色,和白色的墙壁在一起,有种地中海的风情。很多人都追求的地中海,在这里,不经意间,就那么自然而然的表达开了。很喜欢这蓝色的窗框,感觉是平凡的人他们对生活对美的最直接的理解,而不是刻意的追求什么样的风格。
姐姐家的小物件很多,墙壁上的小鸡布偶,铁艺的花篮,藤编的储物箱,每样东西都被罩上了自己做的布套,连液化气罐都没放过,还有缝纫机上的镂花白色桌布,欧式花纹的地板纸,抬头一看还会看见一只老鹰的风筝,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却不显得杂乱,给不大的屋子增添了很多的小情趣。墙壁上挂着姐姐的照片,她跟我们说这是跟同事一起去五大连池照的,看的出来,姐姐生活的很快乐。
要走的时候,景给姐姐照了一张照片,姐姐抱着她呆呆样子的小狗,微笑着,午后的阳光下,忽然出现了一小块阳光的斑纹,还是不刻意的安排,金色的光斑映在蓝色的门框上,美得很自然。不知道做这期杂志的时候,姐姐,以及住在道外的那群道外人在干什么,在用什么装饰他们的小房子,无论如何,希望以收音集的名义,为人们这种自然的生活状态留下痕迹。
皱纹奶奶
谭不如
阳光渐渐落下的时候,我们几乎走遍了道外很多老屋(这句话有点矛盾,现在看来还有很多多地方没去),疲惫会有点吧,但是还怀着十分的热情,因为之前实在遇到太多惊喜,对每个好奇的人来说,这样的一排一排神秘老屋有太多吸引力。
最后我们走进了一个圈楼中,在一楼,看到了一位老大爷抱着猫安静的坐在小马扎上。有个男孩,趴在玻璃窗内好奇的看着我们。老奶奶的站在二楼的阳台上,从我们进来就一直看着我们。我们朝她笑,她也会朝我们笑。忍不住爬上木楼梯去二楼,我跟景景说:“看着这个老人,我就想起我的奶奶。”是啊,再见到别的老人的时候,你或许也会想起自己家亲爱的老人。
奶奶脸上的皱纹好深,耳朵也听不太见。85岁的老人,回想起年轻的时候,还会记得很清晰。小时候随着父母渡海来到哈尔滨,抗日战争时她刚好是我们这么大,她说那时候真的很乱,我们大姑娘家的都不敢出去,见到日本鬼子就害怕。说起裹脚,奶奶说他的上一辈还在裹呢,“那时候女孩很少出门的,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到处走。”提出给奶奶照相的时候,她一边整理头发,一边很羞涩的说:“我都这么老了,你们还给我照。”现在才感觉到,以前别人所说的,人越老越像小孩,和奶奶说话就是这样像跟小孩说话似的,没有负担。奶奶闲的时候喜欢站在阳台上看着院子里的人,走的时候,景景回头给奶奶照了张相片。她还像我们刚见到她的时候一模一样,趴在木阳台上,看着下面笑。
十年前写下句子的似乎都在把老道外的印象往诗意的想象上拉拢,我承认对一个这样的地方,的确带着现代人对这类废墟,破旧,残败,复古,侵蚀,遗弃,隐居,凋零,等等一切居于当下看过去的滤镜,这层滤镜让人自以为这里的人乐于生活在这里,就像我们乐于看到。我自私的希望有人一直住在这里,这样就有不断的对窥探的满足,尽管我伪善的认为自己不是猎奇,但实际上,当我在窥探的时候就是在明目张胆的用目光占领此地,并将此地转化成为可向他人推荐的资源,或者是一处可以不断怀旧不断唤醒诗意的与世隔绝之地。
直到我将一处照片发给一位哈尔滨的朋友,他告诉我,我发照片给他的那天,他的房子也像里面一样破败,因为连续的阴雨,把他租住的阁楼屋顶浸湿,风又吹出了个洞,壁纸和木头都已经脱落。
我那时候似乎才感同身受,住在这里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诗意,而更多也许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屋顶的砖头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相当怕雨,木头结构的房子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火灾的风险,若是到了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不知有几多寒冷。不知他们可好?
回归现实,也放弃悲天悯人,我不再赘述也无力声讨对这种城市暗处的拆卸,听说这里早已经在拆迁,我觉得实际上是这类社群的消亡让人失落,即一种既不是亲戚不是同事,也不是朋友,但一群人因为偶然的住在一起而形成的共同体日渐不再有空间,多层次的城市逐渐扁平化,这就是更大的我暂时无从论述的话题了。
文中所有的图片都是我的好朋友潘景景
拍的,我们当时一起创办收音集
关于哈尔滨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这里有一篇非常详尽的文字(没错,马蜂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