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如此寂静安然
一只狗,一本《圣经》,一个老伴,这是桃奶奶晚年生活的所有。
第一次遇到桃奶奶是在一次基督教的家庭聚会上,当时的桃奶奶让我有一种亲近的冲动,她身上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那种亲切感触动了我。
当我第一次走进桃奶奶家的时候,屋子里没有多余的东西,简单而温馨的摆设,给人一种家的感觉。居家的桃奶奶,就像大多数哈尔滨的老人一样,安静而淡然。
当年的中国,敢怒不敢言
桃奶奶,今年72岁了,一位古稀老人,是经历过中国最动荡年代的老人,岁月的沧桑经过时间的洗礼此时此刻正沉淀在她满布皱纹的脸上。
桃奶奶从小在阿城县城长大,阿城给了她最初的回忆。在她的印象中,当时的阿城是一个富裕的城市,工厂林立,大资本家云集。
1958年,桃奶奶考入延边大学,主修临床医学。毕业后,按照当时的规定,被分配到阿城的镇医院,在这里开始了她漫长的医生生涯。
桃奶奶的父母是朝鲜人,1965年因为父母过世,桃奶奶回到朝鲜,并带回来最小的弟弟。这一举动在文革中成为了桃奶奶的政治问题,整个文革过程她不许参加任何的活动,甚至包括批斗。但这也使桃奶奶安全地成为文革中的旁观者,冷静地看待这10年的中国,冷静地看待那个时代,冷静的看待那个时候的那些人、那些事。
对于“大跃进”,桃奶奶认为,那纯粹是浪费资源,是人们用一种盲目的心态去追赶欧美,去实现人们自己心目中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
对于三年大饥荒,桃奶奶说,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一种幸运,在饿殍遍野的中国,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真正的是命如纸薄。
对于文革十年,桃奶奶这样说:“当时的人们都是疯子,文化大革命培养的都是精神病。”
对于林彪,像大多数人一样,在桃奶奶的印象中,林彪是毛主席内定的接班人,是毛主席身边的红人。
对于江青,同中国的普通百姓一样,桃奶奶敢怒不敢言,电影演员出身的江青是在胡搞乱搞。
文革十年,不仅使得中国倒退了30年,而且还造成了中国人才的断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1979年桃奶奶从阿城镇医院调到刚成立不久的哈尔滨肿瘤医院。
对于桃奶奶来说,让她感触最深的事,在反右派的运动中,当时哈尔滨肿瘤医院有一位留美归来的博士,被打倒了,扫厕所,这让桃奶奶从心底深深地反感当时的中国现实。
半个世纪,哈尔滨沧海桑田
桃奶奶回忆说,当时的哈尔滨还是一座很干净漂亮的城市。
哈尔滨的火车站,原来是俄罗斯人修建,是一座充满欧式风格的建筑,但是,后来文革中被拆倒重建,以便能装更多人。
在博物馆前面的大转盘,以前是尼古拉教堂,在文革中也被拆了,成立现在的模样。尼古拉教堂,桃奶奶无不遗憾的说:“尼古拉教堂当时多漂亮啊,如果留到现在,可以作为一个旅游资源,肯定挣老钱了。”
在动乱的年代里,消逝的不仅是人,还有有着深刻历史印记的建筑。而那些古迹对后代的我们而言,是一笔无可比拟的财富。但是,消失了,淡去了,遗憾了。
桃奶奶说那时的人们都很纯洁,当时的哈尔滨大家都是夜不闭户,这让我们真的狠狠地向往了一把。想想现在,人真的被复杂化了。走在街头,有时候,你都得担心在电线杆的后面是否藏有坏人,会沉溺不注意时候,出来捅你一刀。人头攒动的街上,迎面走来的人,你还得担心自己的钱包,因为你不知道,他是否是坏人。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哈尔滨是一个阶级分化比较严重的城市。据桃奶奶回忆,她在延边大学上学时,哈尔滨的物价比较低,当时的哈尔滨,大学本科毕业的工资是49元/月,大专毕业生是32元/月,一年后转正后,大学本科毕业生是56元/月,大专毕业生是49元/月。人们饭店{现在的星级饭店}吃饭一般是四五角钱。
现在,走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火锅店,特小吃店,烧烤店随处可见。平平常常,一顿饭下了,一般来说不会少于100元,这同过去的四五角钱相比,不知道是多少倍。
随着历史的发展,哈尔滨,在桃奶奶这一辈人眼里,是今非昔比。
繁花过后,归于寂然
走近桃奶奶,不仅让我这样感慨:繁花过后,寂静而安然;古稀之年,淡然而宁静。
1981年,桃奶奶与老伴结婚,此时她已经41岁了,在动荡的年代里,她度过了她最好的岁月。
桃奶奶和她的老伴一直没有要孩子。现在,两位老人已经退休了。退休后的她们每年冬天的时候都会去海南三亚住4个月。
桃爷爷也是留美归来的博士,桃奶奶她们去年在美国华盛顿旅游、居住了半年。
退休后的她们,忙碌而充实。周三,桃奶奶会参加哈尔滨肿瘤医院的聚会;周六,桃奶奶会去教堂参加基督教聚会;每天早晨,在黑大的联通广场上,你会找到她们散步的身影。
她们曾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人,见过很多事,也看过很多风景,但是,当所有繁花落尽时,她们留给我们的是淡然的背影。
更多的时候,问及她的国籍,她每次脸上都洋溢着骄傲:“我是中国人!”
她明白“自己是谁”,她知道自己该怎么活。
桃奶奶,这个安静而祥和的哈尔滨老人,随着哈尔滨的时代变迁,用青春岁月记录着曾经发生在她身上的,曾经发生在哈尔滨这座城市,曾经发生在中国这块大地上的一切……
编者注(劳斯):沫沫是“城事老人”记录专栏的特邀采访人,以后她将致力于挖掘哈尔滨老人的老回忆、老故事,从这些故事中重现当年哈尔滨的历史形态。名片已经为她设计,稍后为她印刷。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