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编者按:1921-2021,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小舟起航。百年来峥嵘岁月,沧桑巨变,如今已成长为旷世巨舰,带领中国人民乘风破浪!百年大党,青春不减,风华正茂,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屹立东方!百年前的哈尔滨,群雄汇聚,风云际会。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几乎全都到过哈尔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史上最牛创业团队”艰苦创业,为中国未来前仆后继,艰难求索的过程。百年跋涉,百年凝思。在迎来建党百年之际,大话哈尔滨(imharbin.com)开设专栏,连载李忠义老师的长篇作品《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是为党献礼,也是回顾初心,不忘使命。祝福中国共产党百岁生日快乐,我辈共同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继续奋斗!
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
马列主义在哈尔滨的广泛传播
张西曼在哈尔滨传播马列主义
张西曼是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社长兼总编、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国民党左翼人士、进步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英勇投身于抗日运动的民族英雄。
张西曼也是最早在哈尔滨传播马列主义的人,由于他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不仅使东华学校的学生、哈尔滨的民众,而且使哈尔滨社会各界较高层次的人开始了解马列主义。从此,给一个殖民化气息严重的哈尔滨,开始渲染了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鲜红色彩。这种色彩与哈尔滨中东铁路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哈尔滨增添了新气息、新动感,也使这座城市进入了新纪元。同时也不能不说,张西曼在哈尔滨期间的马列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对哈尔滨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张西曼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可以说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张西曼,1895年6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官宦之家。族兄张百熙,官拜清朝学务大臣,曾主持京师大学堂(北大学前身)。张西曼的父亲张梓林也是一个热心维新运动的官僚。在具有进步维新思想的父兄的影响下,张西曼13岁时,就由宋教仁介绍加入了同盟会。17岁时,进京师大学堂学习,就开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时,张西曼正在海参崴东方大学学习。他受革命党人黄兴、陈其美委托,孤身去中俄边境的深山老林中,代表革命党人多次与反满骑兵首领刘弹子进行谈判,最终说服刘弹子率部南下,成为北伐的一支骑兵劲旅。
1914年张西曼回到哈尔滨,开始在哈尔滨传播马列主义。当时他在滨江道尹公署(现在友谊宫对面、友谊路通江街拐角处)工作。当时的哈尔滨是东北三省同盟会员秘密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而且哈尔滨中东铁路的俄国布尔什维克,他们不仅在中东铁路的俄国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而且在中东铁路的中国工人中进行共产主义理论的宣传。张西曼在哈尔滨如鱼得水,从此借助这个平台,在哈尔滨开始了他研究马列主义和传播马列主义的生涯。
张西曼,1911年1月,到海参崴考入了俄国东方语言专科学校,攻读政治经济学。1912年,他曾到俄罗斯彼得堡、莫斯科等地考察,并开始接触俄国革命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著作,与俄国革命党人建立了联系,开始受到马克斯主义的影响。从那时候起,他就深深的“感到他们的学识渊博,眼光远大,和热诚毅力的惊人”。特别是当时,张西曼接触了秘密传播的马克思和普列汉诺夫、列宁的著作之后,立即被马列主义的理论、观点、思想所吸引。他的灵魂深处爆发出一场震撼性的、导致他用毕生精力去努力奋斗的思想革命。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马列主义则是人类通往这种生存境界的指导方法。于是,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开始研究有关社会主义的问题。从此他对俄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接触,萌发了中俄革命互助的思想。从此,他相信世界革命一定会成功,不但意志坚决,而且在他所活动的所有领域进行马列主义的宣传活动。
1917年夏天,在哈尔滨滨江道尹公署认识了时任公署翻译的邓洁民,张西曼受聘参予了东华中学的创办工作,张西曼的治学方法也给东华学校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他在东华学校,还参与了掩护中、俄、朝的青年学生和革命者来往于中俄之间的活动。并使东华学校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哈尔滨联系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的一个秘密场所。当时的东华学校,几乎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往返苏联的中转站。他们先后接待过张太雷、马骏、周恩来等一大批人,还收容过韩国革命青年,除了使他们避免住在旅馆被警方检查以外,还曾经为他们代办过出国护照,掩护他们从事革命。
1919年7月,张西曼来到北京,在李大钊的北大图书馆编目课里担任了编目事务员。之后,还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兼职任教,直接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秘密组织马尔格斯研究会,宣传十月革命组织方法和经验,搜集和整理有关社会主义文献,开始秘密翻译《俄国共产党党纲》,成为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助手之一。在与李大钊的交往中,张西曼“非常羡慕李大钊的为人并受其影响创立了社会主义研究会、新俄罗斯研究会等组织,研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以资中国革命的借鉴。在北京俄文专修馆里影响过瞿秋白、郑振铎等人。
他的马列主义理论,对早期共产党人信仰马列主义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他三次向孙中山建议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了促成中国革命的早日成功,1918年开始,张西曼翻译了《俄国共产党党纲》和一大批党政建构资料,提供给孙中山先生做改造国民党的参考,提倡发动工农反帝反封建,以避免以往仅仅利用会党和新军的不足。1920年8月与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同时在中国出版的,是张西曼翻译的列宁起草的《俄国共产党党纲》,并将俄国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党政结构和各种民众运动的方案详细加以阐明。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重要教材之一。现存张西曼译的《俄国共产党党纲》在全世界共发现了11本书,代替当时不能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国共产党党纲》,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他看到了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所具有的全球性价值,认为中国只有“走俄国人的路”,才有前途。这种认识,与中国共产党一致,与中国最终将走向社会主义的前途紧密相关。对国际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和壮大和中国民主的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1949年7月10日,张西曼在北京病逝,年仅54岁。遗嘱将遗体捐赠协和医院“作科学上继续解剖研究之用”。张西曼的墓碑,由周恩来亲笔题写:“张西曼教授之墓”。田汉在所作的《张西曼墓志铭》中写道:“权位不动,威武不屈,反帝与反封建,四十年如一日;风雪万里,追自由之光芒,埋骨于此,山岳皆香。”
张希曼虽然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是他却虔诚的信仰马列主义;他是民盟会员、国民党员,但是,他却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
作为一个民盟会员、国民党员,他始终坚持国民党民主左翼人士立场,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作为一个民盟会员、国民党员, 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马列主义而奋斗,这一点是难能可贵。
他的思想,已经由民主主义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其实就是张西曼政治理念的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同样包含了张西曼这样一些人的思维理念和政治追求。
张西曼虽然不是共产党人,但是,他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他与无数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一样,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