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33] 党团合一的独立组的创始人之一李震瀛

编者按:1921-2021,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一叶小舟起航。百年来峥嵘岁月,沧桑巨变,如今已成长为旷世巨舰,带领中国人民乘风破浪!百年大党,青春不减,风华正茂,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屹立东方!百年前的哈尔滨,群雄汇聚,风云际会。在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几乎全都到过哈尔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史上最牛创业团队”艰苦创业,为中国未来前仆后继,艰难求索的过程。百年跋涉,百年凝思。在迎来建党百年之际,大话哈尔滨(imharbin.com)开设专栏,连载李忠义老师的长篇作品《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是为党献礼,也是回顾初心,不忘使命。祝福中国共产党百岁生日快乐,我辈共同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继续奋斗!

党在哈尔滨的早期活动

哈尔滨第一个党组织的建立

党团合一的独立组的创始人之一李震瀛

李震瀛,原名李宝森,1900年8月生于天津。早年就读于南开中学,会说英语、俄语。1919年,他参加了五四运动,与周恩来等一起组织进步活动。1919年7月,19岁的李震瀛与同学李学珍结婚。

1919年9月16日,李霅瀛、周恩来、马骏、郭隆真、刘清扬、邓颖超等20多位青年学生在天津创建了觉悟社,他也是觉悟社的创建者之一。他们采用50个号码,通过抓阄确定每个人的代号,比如1号邓颖超化名逸豪,5号周恩来化名伍豪,13号郭隆真化名石珊,25号刘清扬化名“念吾”,28号李震瀛化名念八。觉悟社在天津开展了抵制日货的活动。由于天津警察厅长穆以德镇压学生运动,李震瀛乃于1919年11月离家外出,同新婚妻子分别,直到1932年才夫妻重逢。

1920年1月29日,周恩来、于兰渚等率南开大学、北洋大学、中西女学校等18所学校的学生在东马路举办游行大会。周恩来、于兰渚、郭隆真、张若茗、李震瀛等20多位学生代表被捕。同年7月17日,周恩来、李震瀛等21人获释。8月初,觉悟社在天津法租界又召开了14位社员参加的年会,会期三天。

1921年夏,李震瀛奉李大钊之命到上海负责编辑中国共产党组织创办的首个刊物《劳动界》。1921年秋,李震瀛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负责人,在铁路开展工人运动。同年11月,李震瀛受劳动组合书记部派遣来河南领导陇海铁路罢工,在罢工中,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和路局进行谈判。罢工胜利后,他到洛阳,与罢工领导人游天洋共同处理罢工后的善后事宜、党和工会的组建工作。在他和罗章龙等人的领导下,陇海路郑州站等大站都建立了党和工会组织,并于1月5日成立陇海铁路总工会。随后又被派到上海,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兼《劳动周刊》编辑。曾同李启汉在小沙渡创办工人补习学校,组织发动上海英美烟厂和日华纱厂罢工运动。

1922年初,他作为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负责人到安阳站组建安阳铁路工人俱乐部,并领导了铁路工人运动。

李震瀛

李震瀛  图片来源

1922年春被中共中央派到郑州开展铁路工人运动,建立发展中共组织。“二七惨案”前夕,他以京汉铁路总工会全权代表的身份,与湖北督军肖耀南、参谋长张厚生在江岸进行谈判。1922年4月,他回郑州任郑州铁路工会秘书,并指派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学生贺道培到安阳继续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7月,李震瀛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下半年,李震瀛被派往郑州,以京汉铁路为主,兼管陇海路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京汉铁路河南境内的各大车站先后建立俱乐部,同时积极筹备组建京汉铁路总工会。1922年8月底,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上海迁往北京,李震瀛也随之来到北京,不久被派往郑州,领导京汉铁路工人运动,担任京汉铁路总工会秘书长。1922年12月,他发展戴清屏、解长喜、姚作堂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立了安阳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小组——中共安阳县党小组。

1923年1月,他赴洛阳与吴佩孚谈判关于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他是五人代表之一。在“二七惨案”前夕,他以京汉铁路总工会全权代表的身份,与湖北督军肖耀南、参谋长张厚生在江岸进行谈判“二七惨案”后,李震瀛回郑州时被捕,不久获释。

1923年3月, 李震瀛化名骆森、陈为人化名陈涛来到哈尔滨。他们进入哈尔滨《晨光》报社工作,以记者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哈尔滨《晨光报》当时是一家比较进步的报纸,是由哈尔滨救国唤醒团发起人韩跌声、于芳洲、张树屏等人创办,地址在道外北14道街。当他们到报社见到总编辑韩跌声,提出要到报社工作的要求时,韩跌声对他们说:“你们来我们欢迎,但是我们报社经费不足,不能给你们工资,我们这些人都是白尽义务。”李震瀛他俩都表示同意,并且谈得非常投机。因为他俩在北京、上海都办过报,而且文笔也都不错,况且还有群众工作经验,所以他们在报社干的如鱼得水。从此他俩埋头苦干,夜以继日的工作,带动报社的其他人把报社办的更加出色了。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各界,开展革命宣传,伺机发展党团组织。他们发表了许多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文章,尤其注重民生和群团组织的报道。 他们利用这个阵地,宣传反帝反封建军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中共三届一次中央执行文员会上,哈尔滨委员报告说:“哈尔滨《晨光》报的销量在哈埠已占第一位,五个月后可归我们主持。”由此可见,李震瀛、陈为人对控制哈尔滨《晨光报》是很有信心的。1923年9月16日,李震瀛和陈为人委托韩铁声创办了哈尔滨通讯社,哈尔滨通讯社共有职员4人,韩铁声为社长、陈为人为编辑主任、李震瀛为通讯社新闻主任、吴春雷为丛刊主任他们还拟定了特约通讯员,有巴黎的谢振河、柏林的张松年、日本的周佛海、伦敦的李传曾、莫斯科的骆觉、北京的张克仁、上海的罗正宇、广州的张菊坡、汉口的李能主、湖南的李维汉、济南的王用章等。哈尔滨通讯社是共产党人在哈尔滨开设的第一家新闻通讯社。通讯社通过无线电台接收的日、俄、英文新闻稿,均由李震瀛等译成中文,再由李震瀛巧妙地加以改编,然后提供给本埠和外埠的报刊、电台发表。

李震瀛和陈为人在哈尔滨期间,以记者、教员职业为掩护,积极开展党团工作,

先后发展了汪洁曼(教员)、李铁钧(教员)、马新吾(铁路工人)、陈毅可(地方审判厅翻译)、刘天佑(教员)等5人入团。为此,李震瀛和陈为人于1923年8月成立了以彭守朴为书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哈尔滨支部。10月,李震瀛和陈为人、陈晦生三人成立了党小组,称为中共哈尔滨组。随后,这个党组的三名中共党员与团支部的9名青年团员联合在一起,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共哈尔滨党团合一的独立组,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李震瀛和陈为人以通讯社为据点,吸引和团结一批进步青年,建立了党团组织,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不久,李震瀛和陈为人委托韩铁声出面通过关系向官厅备案,于1923年11月23日在道里外国二道街7号创办了哈尔滨青年学院。李震瀛白天为通讯社采访编稿,晚间给哈尔滨青年学院的学生授课,帮助青年提高文化水准,同时,进行革命思想宣传教育,培养了一批青年运动的骨干力量。

李震瀛在他的《东三省实况分析》的报告中说:“东三省是文化落后的地方,教育是落后的,在风天全省的行政上看,差不多每县都有中学师范的设置,不过程度尚差,听朋友说,奉天省城有个小学办得很好,杜威曾来参观,说是中国的第一小学。这样看,奉天或者能讲到教育,到吉林全省,学校就有数几个了。至于哈尔滨中国人的教育就更悲惨了。全是中等学校二所,都是私立的,共有学生200人。最近铁路方面,由华工在沿线设立了五六个小学,可算是北满教育了。”由此可知,李震瀛、陈为人委托韩铁声出面通过关系向官厅备案,创办青年学院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李振瀛、陈为人开办青年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这个阵地开展革命活动,培养教育进步青年,为发展壮大党团组织创造条件。李震瀛还拟定了《东三省哈尔滨青年学院院章》,共23条。院章规定,招收学员“不分男女、国籍,以人品端洁为合格”,学院“以研究学术,交换知识,宣传文化,改善社会为宗旨”。学院设“政治经济组、文学组、哲学组、社会学组、实业组”。此外还开设了俄文班、英文班、法律班,授课教师分别由李震瀛、陈为人、韩跌声、彭守朴等人担任。

李震瀛在授课时,经常借机宣传革命思想,启发青年的觉悟。在讲社会科学理论时,由浅入深地介绍马克思列宁的学说,介绍十月革命的经验。由于讲得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使一些青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前来参加学习的人数逐渐增多。

李震瀛、陈为人在办青年学院的同时,又要兼办通讯社,还要做好党团组织的发展工作。他们的工作十分繁忙,白天奔波于工厂、学校、机关采访,翻译新闻稿件,晚上还要到青年学院讲课。李震瀛他们开办的青年学院卓有成效,受到哈尔滨市各大报纸的重视,台北《国际协报》聘为专门撰写言论文章的主笔。此间,他在《国际协报》上发表了许多文章。1923年12月13日,《国际协报》曾刊登了《骆森(警寅)启事》和他以警寅署名的一篇社论《我们要努力反抗第二次华会作战》。文章指出,两次华盛顿会议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分赃”和“阴谋协调的掠夺”会议,来“宣告中国的死亡”。

由于李震瀛和陈为人频繁活跃在哈尔滨青年学院,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他们以严防“赤化”为由,加紧了对青年学院的监视。东省特别区警察管理处还派警察到青年学院以学习为名,进行侦查和捣乱,致使有的学生不敢来上课。加上李震瀛和陈为人与《晨光报》一些人出现矛盾,到12月下旬更进一步激化。

1923年12月28日,彭守朴给林育南、恽代英的信中说:“哈尔滨因陈、李二人与晨光报发生恶感,激起反动匿名向奉吉两当局告案,连及弟等。一星期来,哈埠同仁欲静以待动,不意情势渐恶。为前途设想,同仁等不得不暂时停止一切工作。”无奈之下,为了李震瀛和陈为人的安全,1923年12月底,中央决定让李震瀛离开哈尔滨返回上海。

李震瀛是1923年底,在返回上海途中,以记者身份来大连的。他广泛了解大连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工人运动情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指导进步青年阅读《向导》、《中国青年》等革命书刊。1924年1月末受党中央派遣再次来连开展工作,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在关向应协助下,先后创办《民国日报》、整顿沙河口工厂华人工学会、组织印刷界职工成立大连印刷职工联合会,介绍关向应、赵悟尘等人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建立团小组。在大连通过《泰东日报》记者刘恂躬夫妇介绍,以记者身份深入学校和一些进步组织中宣传革命思想,培养了工人运动骨干。其中大连中华青年会干事杨志云、沙河口工会会长傅景阳、《泰东日报》社印刷工人关向应、赵悟尘等,都成为大连地区工人运动的中坚力量。

1924年1月初,李震瀛返回上海。不久,受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派遣,再次到大连,以英语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4月下旬回到上海,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第52-54期发表题为《东三省实情分析》一文,介绍了东北地区民众、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况。1924年夏,大连的党、团组织成立后,他们二人又赴南满,帮助傅景阳、杨志云推动工作。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李震瀛受党派遣再次到河南恢复和领导工运工作。1924年末,李震瀛到郑州,负责陇海、京汉铁路工运工作,全面负责河南省总工会筹备工作。

1925年9月18日,河南省总工会成立。李震瀛在成立大会上宣读了贺词。同年10月,中共豫陕区委成立,当选区委委员兼任河南省工人运动委员会书记。1926年初,李震瀛到上海,在上海总工会工作,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1927年3月被选为上海临时政府委员。1927年4月,李震瀛出席中共五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和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6月被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任中共湖北省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他出席中共八七会议。同年10月同向忠发率中共代表团和中国工人代表团赴苏联访问,分任两个代表团秘书和秘书长,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十周年纪念活动,先后出席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九次会议和赤色职工国际四大。

1928年春曾同向忠发代表中共与斯大林、布哈林联名发表两党宣言。不久回国到上海,5月被派到济南,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务委员兼工委书记。1929年调回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部长,在上海中共中央组织部开办的干部训练班主讲工人运动课程。3月在全总特派员会议上作组织问题报告与讨论结论,曾在中央干部训练班主讲工人运动。8月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任委员负责工会工作。9月初兼中共武汉市委工委书记。

1931年1月,在上海出席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时,他反对王明等“左”倾主张。1931年4月,他参加了罗章龙为首的“反对四中全会代表团”,任非法的江苏省委书记。1931年6月,李震瀛被罗章龙派往香港进行分裂党的活动,遭到广东省委的抵制后返回上海。7月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经过多次审讯并未暴露身份,发表声明不再参加革命活动后,被无罪释放。

但是,因为他身无分文,又在狱中遭受毒刑拷打,身患重病,一路乞讨,辗转一年之久才返回天津的家中。此后,为了生活,稍事修养,就去绸缎店当店员。可是因无钱医疗伤病,只是买一些消炎止痛的药应付,后来,据说因为劳累过度旧病复发。无钱住院医治,于1938年5月7日,病逝家中,享年38岁。一个无比优秀的中共党员、一个创建了哈尔滨第一个党组织的李震瀛就像瞿秋白、俞秀松、殷夫、冯铿等无数革命先烈中的青年才俊一样,就这样被黑暗的势力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在暗夜的星空迸发出一道流星般光芒。我们从以上介绍的李震瀛匆匆忙忙的革命生涯,谁能不为李震瀛这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大声喝彩!但是他英勇卓绝的革命道路却断送在反对王明的左倾路线的斗争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李震瀛的妻子李学珍和妹妹李宝祯,联络到当年的中共地下党员李散人希望他向中央反映一下李震瀛的死亡情景以及其家属的困难情况。1952年夏,李散人致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介绍了李震瀛生命的最后岁月及其家人的生活困难情况,并提出李震瀛应当属于革命烈士,应该对对其家人的生活给以照顾。1953年3月1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收到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来函。来函称,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巨赞、天津地下党员李散人先后致信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格平,要求对李震瀛的家属应当予以照顾,并提出李震瀛应当属于革命烈士的问题。附件内李散人的原函介绍了李震瀛的最后岁月。不久,天津市人民政府请李宝祯、李散人来到市政府面商办法。李震瀛的家属获得了照顾。这个消息,无疑对于了解李震瀛当年在党内的地位和他的革命经历,以及知道他与陈为人在哈尔滨创建党团组织的光辉业绩的人们,从心理上给予了一定的慰藉。

李忠义

哈尔滨党史研究会会员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