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电影去感受大庆精神

大庆油田是一块红色精神热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据大庆电影收藏第一人龚志坚老师掌握的资料,有36部电影讲述了发生在大庆油田的红色历史事迹。

在这些影片中,绝大多数是新闻记录片,其中仅有几部故事片,如《创业》(1974)、《谁戴这朵花》(1979)、《爱并不遥远》(1983)、《今晨:雨加雪》(1991)、《铁人》(2009)、《铁人的红领巾 》(2011)和《铁人王进喜》(2011),每一部影片都再现了峥嵘岁月的热血与激情。

今天我们就谈谈这几部揭示大庆历史脉络的电影。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国家准备拍摄大庆油田题材影片,在20世纪60年代会战中期已经启动了。长春、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大庆深入生活、搜集素材。由于历史特殊的原因,石油人的电影迟迟未果。

1974年2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于彦夫,在张天民写出《创业》初稿基础上,开机拍摄影片《创业》。 1975年初春,在料峭的寒风中,第一部以大庆油田为题材的故事片《创业》在大庆公映。我当年刚上小学,居住在大庆炼油厂厂西职工住宅区。那天,我早早地搬个小板凳,随同哥哥姐姐们来到“老水塔广场”(注:干打垒居住区内给水房供水的水塔,塔下有一小片开阔地,经常放露天电影,笔者成年后,戏称“老水塔广场”)。夜幕降临,幽蓝的天空繁星眨眼了,电影开始播放,看惯了新闻简报、样板戏和老黑白电影的人们,被这部色彩艳丽,又是描写自己所处的大庆油田的电影深深感染。再次观看,已经是在1995年的大庆石化闭路电视台了。

《创业》剧中,主人公周挺杉(原型王进喜)在田家庄火车站(萨尔图)把从裕明(玉门)发出的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运到开钻的井位。这场大戏在通让线的林源站取景。1974年,黑龙江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担了“八三“工程(大庆至秦皇岛大口径地下输油管道工程)林源输油首站建设。哈尔滨铁路局退休干部王宝滨,当年是公司青年突击队队员,重提往事,他依然心潮澎湃,可一件事,至今也令他感到欣慰与自豪,那就是他赶上了在林源站拍电影《创业》,他说:“和迟志强是一个学校,看到了他在演电影,只是见他拍戏紧张,而且拍摄现场拉着警戒绳,就没好意思上前打扰他。”

1979年,以大庆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缝补厂精神”为原型拍摄的电影《谁戴这朵花》上映。石油会战初期,会战工委领导决定组成一个缝补组,开始为职工回收缝补工作服、手套等用品。1963年,缝补厂努力创业,使油田工人的劳保用品基本上达到了自给,缝补厂被石油工业部誉为“勤俭办模范。1966年5月14日,周恩来总理来缝补厂视察,肯定了这种“缝补精神”。

电影构思于1977年4月“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后,举国学大庆的热潮中。1979年4月上映时,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港台欧美日本电影的开禁,人们争先一睹开禁复映的外国影片和国产影片。

《谁戴这朵花》诞生于社会需要笑声的改革开放初期,纵观整部剧是一部轻喜剧,男女主人公有矛盾、冲突而不激烈,矛盾焦点是”勤俭革新,让缝补厂变样“还是”突击花钱,乱铺摊子,盖新楼”,没有路线斗争,更无阶级斗争,摆脱了生产争论+政治纷争的老框架设定,上级对”错误“仅仅口头批评而已。人物对白、故事桥段中,适度夹杂若干东北方言和元素,具体表现在日后划过龙江影坛的一颗星,沈阳籍长影女演员周丽娜身上,如“你哪的?”、“你往哪整?”、“他可真干造啊!”等。主人公的名字既响亮又寓意深刻的,令人遐想,如油田缝补厂厂长冯普英,谐音含义缝补的英雄:生活站主任冯普英的丈夫马达,则是对工作热情旺盛。

电影《谁戴这朵花》剧照.周丽娜

独具慧眼的《谁戴这朵花》剧组,把片中很多场景放在陈家大院泡,尤其是插曲《缝补之歌》的歌舞桥段。陈家大院泡原名北大泡子,位于萨尔图区,水域面积2.59平方公里。建设有通往油井的栈桥,与湖泊、井架、苇塘、油井相映成趣 。20世纪70年代不少反映大庆油田的画报取材于此。由于该剧色彩老旧,片中人物从始至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一改特殊时期电影”高大全”形象。《缝补之歌》的歌舞是新疆舞蹈,歌词又有天山、延河等,致使我当时误以为是反映西北石油工业的电影。

电影《谁戴这朵花》剧照

1977年,工业学大庆会议虽然重新肯定了大庆的成绩和经验,也强调要避免会出现浮夸和冒进倾向。1978年,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建设美丽的大庆油田”的重要指示。而男主人公马达要推倒原来的缝补厂房盖新楼受到高指挥的严肃批评,这一观念已经不适合改革开放的基调。特别是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广东深圳等地率先进行的经济特区建设,国家和人们的视野重点转向了东南沿海城市。

此后“大庆精神”还是常见于各类宣传之中,但温度逐渐降下来,“自立更生,艰苦奋斗”题材的工业电影已经不是当时人们的主流审美。

2009年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之际,电影《铁人》公映,王进喜和刘思成两代铁人分别进行着他们的故事。2011年《铁人的红领巾 》,故事展现了“铁人”第三代下岗工人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是一部融合了大庆众多市民元素的概念电影。《铁人》、《铁人的红领巾 》这两部电影主人公,都经历了思想认识的巨大转变,展现永不过时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2011年度,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铁人王进喜》,已经是继《创业》、《铁人》,第三次将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王进喜的事迹搬上银幕。《铁人王进喜》在叙事结构上,通过一位美国女记者露西的视角,讲述了铁人精神穿越了时空,影响了几代中国人。“铁人”电影常拍常新的文化现象,是因为主人公王进喜爱国爱岗的精神,不论在何时代永不过时。

电影《铁人王进喜》剧照

上述几部电影讲述的是大庆油田的故事,还有一部电影也是唯一一部讲述大庆油田开发史上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化工。1991年由黑龙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今晨:雨加雪》,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以大庆石油化工厂杨某礼为原型。由于是企业赞助数百万的电影,有完成任务的意味,缺乏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艺术性较差,但大庆石化乙烯厂区、北二十里泡、龙凤公园以及当时石化普通人的生活,确走进了历史镜头。

1983年,龙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爱并不遥远〉上映。这部电影精彩在于,在众多大庆影视作品中,她反映了温馨的石油人生活。我们就这部电影重点谈谈。

大庆油田发展初期,广大职工干部在党的召唤下,一腔热血来到油田,但是女性职工人数稀少,男青年职工婚恋十分困难,部分职工干部找的媳妇基本是农村女性。改革开放以后,大庆油田基本停止大规模招外地职工。此时,大量油二代进入油田工作,男女职工比列严重失衡问题更加严重,钻井、作业、井下、测录、物探等单位长期野外工作,环境艰苦,人们编了顺口溜,“有女不嫁钻井郎,夜夜守空房”。“石油工人一声吼啊!找个老婆没户口啊!”,更有诬蔑作业工“作业鬼子”。

这时出现了一部反映大庆油田青年职工婚恋观的剧本。但这部剧怎样拍摄的?知情人甚少。为此我特意联系了著名编剧,原龙江电影制片厂厂长孟烈老师,孟导已经91岁高龄,对此事记忆犹新。这部在大庆油田拍摄的电影挺有幕后故事啊?因为涉及的内容暂时不易全公开。

孟烈说:“1983年拍的那部片子《爱并不遥远》,我太熟悉了!因为我曾去大庆,帮助作者修改过剧本,让它达到能拍的水平。该片的编剧叫王荣辉是中央广播电台驻大庆的记者。”

由于王荣辉在大庆工作多年,各方面比较熟悉,大庆的有关领导得知他在写剧本,便答应如果能拍电影,大庆可出40万元资助。因此,在孟烈得知请况后,便与责编刘中山及龙江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张容赶赴大庆,在大庆四号院里改剧本。

1977年,张金玲在一部反映大港油田的电影《希望》中成功饰演油田副指导员宁海平。至1983年,张金玲已是“北影三朵花”之一,当时孟烈准备与北影合拍,由他和杨启天联合执导,张金玲主演。在后续的工作中,该片改走长影路线,落到导演姜树森同志的手里。在相关工作中,某些部门处理的不恰当,这事应该给孟烈老人家带来过忧愁。这部电影如果走孟烈拍摄,有当时红透影坛,有过拍摄石油工业经验的张金玲主演,该片是否家喻户晓?对刚刚建市的大庆市更有利?

张金玲、周丽娜、崔新琴参演电影《希望》

巧合的是,《爱并不遥远》的主创人员,导演和主要演员都是黑龙江人。导演姜树森,原名姜鹤琴,肇东人,南下两广的干部,后回长影,非常熟悉黑土地,其执导代表作:《《残雪》、《花园街五号》、《赤橙黄绿青蓝》。在同一影片中出镜的还有两位黑龙江籍演员杜源和刘之冰,初出茅庐的两人,演技可圈可点,未来无限可期。

有“大庆万事通”雅称的油二代师宏军,当年家住会战大街,有十一、二岁,亲眼目睹了两场拍摄,一场在他家后面,拍摄钻井现场(现在萨尔图电商产业园与兴荣酒店交汇处),没有太多人围观,打井的那场戏是晚上拍的,大概过程是出现井喷,全力抢修,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耀眼的露天灯;另外一场在老萨尔图大众饭店,时至今日,他还记得那场戏,刘猛从饭店跑出来,带着哭腔的一句台词“队长,我跟您走!”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爱并不遥远去》中饰女队长孙薇的韩广萍,还是我们大庆市肇源县人,就读过肇源一中,早年在黑龙江省评剧团,后调入龙江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在“龙影”首部故事片《她从雾中来》、电视剧《矿山新曲》中扮演重要角色。1983年,在黑龙江省著名编导孟烈的抒情风光片《冰景奇观》中出演主角一位南方姑娘。随后几年那是一路风光无限好,又拍过几部影视剧,如《今夜有暴风雪》,《蓝箭的使命》、《怪王外传》等,给龙江影坛留下深刻印象,可谓家喻户晓。在1994上映的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怪王外传》中演寡妇,便淡出荧幕,熟悉和喜欢她的人,再无她的“消息”,不知所踪,近年,据说一直在哈尔滨广播电视台工作。

1983年大庆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较好,电视的普及率高,人们娱乐生活丰富,走进影院看电影,已经不是重要的娱乐选择,所有这些都对电影票房产生了影响。《爱并不遥远去》影片上映后,家家影院场场爆满的场景渐渐消退,时至今日,大庆人对这部电影知之甚少,可困扰大庆二代人的职工家属问题始终未得到妥善解决。

该剧也展示了大庆油田的秀丽风光,草原盛开的野花、芦苇湖泊、成群的牛马、奔跑的野兔,展翅翱翔的湖鸥、戏水产蛋的野鸭,所有这些都具备艺术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台词和服装设置富有生活时代气息,对白也有点到为止的慷慨激昂,但个别冲突氛围有延续《创业》的嫌疑。多个场景选在大庆历史上第一座公园:儿童公园,画面里出现大庆管理局第一代大楼、儿童影剧院、团结路等,为日后研究那段历史留下珍贵影像资料。

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也被纳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之中。大庆应该策划推出“跟着老电影去感受大庆精神”,以经典影片为主线,推介大庆红色文化、传承奋斗精神,展示大庆精神底蕴。走进影片中的场地和建筑中,追忆故事中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重温大庆精神的激情岁月。

 

雪狼刀风

陈文龙,1967年出生,黑龙江省大庆市人。高级经济师、摄影师、户外旅行者。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近三十年,研究主要方向为远东近代史、中俄关系史和中东铁路历史。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中俄关系史学科的骨干成员,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地方志学会会员,一点资讯签约作者。近年来自费考察中东铁路,并在《中国文化遗产》、《中国国家地理》、《铁道知识》、《看历史》、《环球人文地理》、《中国地名》、《华夏地理》、《黑龙江史志》、《北国旅游》、《哈尔滨史志》、《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大庆日报》、俄罗斯赤塔日报、俄罗斯效果报(周刊)等杂志报刊以及网易、新浪、搜狐、凤凰网和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主流网站,发表了大量有关中东铁路历史建筑现状调查的文字和图片。联系方式:jinsedao@126.com 13845995750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