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作为民国时期的工商业繁荣之地、建国初期的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的工商业遗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位于道外区的三马地区就是工商业历史信息遗存较多的典型地区之一。但在目前的城市改造规划中,三马地区却并没有进行工商业历史遗产的保护,因此在经过文献研究(辅)和实地调查(主)后形成此报告。
一、三马地区基本信息与现有规划
三马地区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北至友谊东路(原北环路)、南至南马路、西至滨州铁道铁路线(现也包括哈齐高铁)、东至景阳街,该地区是这四道边界围合而成的近矩形区域。
三马地区形成于1899年左右,原为“八站地区”,也称“第八区”“八区”等,其名称来源于中东铁路干线松花江铁路大桥(即现在的国保滨洲铁路桥,道里区与道外区分界线)之东的中东铁路附属用地(又称“桥头村”)——中东铁路工程局第八工程段。1904年,日俄战争之际,沙俄军务粮台在此地建筑货仓,中东铁路正线筑两岔道以直达货仓。日俄战争结束后,这片区域凭借面积庞大的仓库和交通发达的铁道,迅速成为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的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1916年,中东铁路以拍卖方式出租八站地段,此后的四年中,各种民族工商业的工厂和公司在此开办,包括以天兴福、万福广、义昌泰、东兴等为代表的制粉业,以元孚、恒顺和、聚盛泰、义昌信等为代表的制油业,以广信通、成发东、天成东、吉祥等为代表的粮业,以及大大小小的煤炭业、木业、运输业、烧锅、建材、杂货等商埠。
1920年,中东铁路公司在此设立商务代办处,满铁、华俄公司、各银行等也涉足此地,八站地区正式成为了繁华的商业地区。时任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的沃斯特罗乌莫夫,将八站地区称为“铁路的心脏”,八站地区作为哈尔滨早年粮油加工、货物仓储的基地,是当时东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解放战争中,八站地区的多处火磨或改为军粮厂,或进行军粮加工,直接通过这个集散中心供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战争的补给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此地区更是首先响应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众多民族工商业企业家带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改变,形成了八区粮库这个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机构。
如今,八站地区更多地被称为三马地区,这三“马”则得名于东西横贯这片区域的三条马路——北马路、中马路、南马路。时至今日,三马地区仍是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地,作为哈尔滨几大材料批发市场之一的中马路装饰材料批发大市场就座落在这片区域。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范围不断外扩,位于中心的老城区便逐渐不能适应新的城市规划,成为了亟需改造的区域。多年来,作为道里区和道外区连接区域的三马地区,交通状况一直差强人意——道路数量偏少且普遍狭窄,四侧直达程度偏低,商住混合与工厂林立更加使地区通行能力大打折扣。
为改善三马地区现有状况,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相关机构,并对本地区进行了改造规划——搬迁中马路装饰材料批发大市场和其余工厂、商铺等,重新划分住宅地块,打通道里区森林街与道外区南勋街中间的横向区域(即南勋街西延),在现有新马路和中马路的中间区域开辟一条新的东西向道路(即新“中马路”),打通北侧宝宇路(宝宇天邑澜湾小区与北环辰能五金城之间)与南侧开原街中间的纵向区域(即开原街北延)。
图1 三马地区现状与规划方案街道图对比
(来源:根据市政规划文字自绘)
这份规划解决了如今三马地区令人诟病的交通通达度问题,且使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的互相通行更加方便。但根据这份规划,三马地区目前仅存的历史信息将全部荡然无存,不止历史建筑和历史构筑物将面临拆除的命运,街区的历史特色甚至街道本身都将不复存在,这无疑是对城市历史文脉和民族工商业遗产的重大打击。
二、三马地区现存历史信息载体调查
图2 三马地区现存历史信息载体调查结果地图(来源:自绘)
(一)街道
三马地区现存的街道网络基本沿用近代自然形成的街道网络(除北马路以北地区已经拆旧建新),留存的街道名称也基本没有过多变化。北马路形成于1916年左右(最初未得名,后因在南马路北侧而得名),中马路形成于1916年左右,南马路形成于1923年(一说1916年),新马路形成于1917年(时称“北马路”,后改为“新马路”),西开原二道街(时称“南八站”)形成于1933年,只有宝宇路和宏大路(部分)为本世纪新建。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新马路发现一处街道方砖地面遗存,中马路发现三处街道方砖地面遗存,具体位置、数量和现状照片详见下文及图2标注。
1.新马路南端(遗存铁道西段附近)存有80个左右方砖地面遗存。
2.中马路与承德街交口存有60个左右方砖地面遗存。
3.中马路中段存有30个左右方砖地面遗存。
4.中马路中段(中马路62号建筑斜对面)存有20个左右方砖地面遗存。
(二)铁道
图3 八区铁道示意图(来源:1933年哈尔滨街市图)
三马地区的铁道为货运铁道,形成于1904年,是沙俄军务粮台从中东铁路正线筑两岔道以直达货仓而修建。接下来的一百年中,这些货运铁道发挥了巨大的货运价值,包括民国时期的民族工商业运输和建国后的三马地区货物运输,铁道的方向、位置、形态等均未发生改变。如今,这些铁道已经基本废弃,大部分铁道被掩埋或被拆除。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三段铁道地面遗存(新马路一段,中马路两段),分别简称为西段、中段、东段,具体位置和现状照片详见下文及图2标注。
1.西段,位于新马路南端。
2.中段,位于中马路西北侧,大致与中马路平行。
3.东段,中马路与东内史胡同交口附近,大致与东内史胡同平行。
(三)建筑
经过实地调查和粗略统计,三马地区范围内的近现代建筑有近二十座,按照其文物身份与否可分为三类——不可移动文物、哈尔滨市历史建筑、非文物但有保留价值的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共有1座;哈尔滨市历史建筑共有6座,已修缮的3座(异地重建1座)、未修缮的3座;非文物但有保留价值的建筑共有10座。三马地区现存历史建筑的具体调查情况详见下文及图2标注。
不可移动文物(1座):
01.中央大戏院旧址(新闻电影院),位于景阳街372号,1929年建成,三层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帐篷顶采用三角形装饰,其下有花草饰浅浮雕,建筑造型丰富,建筑面积为2632平方米,设有424个观众席,它的建筑风格、规模、档次、服务项目在当时堪称全市一流。
哈尔滨市历史建筑(6座):
1.中东铁路商务代办处驻八站公事房旧址(现胜利司法所),建于1920年,位于原北马路61号,全面负责这一地区的管理工作,相当于这一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2014年拆除后异地重建,且建筑形制和细节有所变化,现位于宏大路67号。
2.吉黑榷运吉黑榷运总局官署旧址(原哈尔滨工百集团公司办公楼),位于新马路74号,建于1924年,主入口两侧存有一中一英两块修建时间石牌,写有“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年”等字样。
3.天兴福总账房营业所旧址,位于北马路30号,建于1920年前后,砖混结构,仍存有两块刻有“天兴福”字迹的牌匾悬挂于建筑上。
4.万福广火磨厂房旧址,位于中马路68-102号,建于1920年左右。根据曾老师的文章所述,“1916年,中俄合资在八区中马路20号开办布扎诺夫休般斯火磨,有资本120万元,是同年开办的5家面粉厂中的最大一家。1917年,中俄合资开办的布扎诺夫休般斯火磨易主给华人资本家徐鹏志、胡克铎,改称万福广火磨;徐鹏志后转卖给东北官银号,改称东兴火磨二厂,1932年,哈尔滨沦陷后,东兴火磨一厂、二厂为日本人强行收买,改称日满火磨一厂和日满火磨二厂,即日满制粉株式会社的制粉厂。徐鹏志在民国年间曾为哈尔滨总商会董事,日伪时期曾为哈尔滨商工公会参事。据省粮食厅退休工程师王亚雄回忆,在此楼的外立面上,曾有砖刻‘日满火磨’四字。解放后为哈尔滨第五制粉厂,改革开放后更名为哈尔滨双合盛面粉厂,现为哈尔滨双合盛装饰材料批发市场的办公楼。”
5.万福广火磨账房旧址,位于南马路135号,建于1920年,建筑上标有建造年份“1920”。
6.哈尔滨取引所旧址(现哈尔滨职工大学),位于南马路120号,建于1918年,框架结构,外立面改动较大。(下彩图为现状,黑白图为原状,黑白图来源微博用户@犭孟犭孟)
非文物但有保留价值的建筑(10座):
a.新马路13号
b.原哈尔滨市第五十六中学校,位于中马路53号,一说曾为伪满时期日本宪兵队驻地。
c.胜利大院北楼,位于中马路39-4号,砖结构,山墙有盘长纹装饰。
d.胜利大院东楼,位于中马路39-3号,砖结构。
e.义昌泰制粉厂账房旧址,位于中马路62号,建于1920年左右,为民族资本家初炳南经营,公私合营后改为哈尔滨第五制粉厂的一个车间,门楣隐约可见“义昌泰”字迹。
f.中马路19号,建于1972年,建筑立面标有建造年份,现为宝华装饰材料商城。
g.哈尔滨化工研究所,位于南马路132号,建于1958年,建筑立面标有建造年份。
h.南马路117号。
i.南马路99号,原哈一工医院。
j.景阳街沟沿街区域建筑群(其中景阳街274号、311号建筑为不可移动建筑),位于景阳街与沟沿街间,建于1920s。
(文中图片除有特殊说明外,均为作者自摄、自绘)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