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哈尔滨纺织印染厂人们俗称为:“十万锭”。“锭”是纺纱机上缠纱的线轴,锭的数目多少可代表纺织企业的生产规模。哈尔滨纺织印染厂原是大型纺织印染联合企业,地处哈尔滨市香坊区滨绥铁路两侧,总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它是由化纤纺织厂、涤棉纺织厂、印染厂、热电厂、服装厂和机电修造厂组成。主要产品有涤棉、涤粘、细棉纱、纯棉布、化纤布和染整色布3大类。从1976年开始建厂至今已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虽然厂区、家属区楼还存在,除了很少的留守人员外,办公楼及厂房已人去楼空或已更换主人翁。
一、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型纺织企业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邓小平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全国经济形势开始好转,1976年是我国“五、五”计划(1976——1980)的开局之年。前一年的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同时安排了“五、五”计划。1976年国家纺织工业部在全国重点投资筹建十个大型纺织企业,其中黑龙江省有两家,阿城涤纶厂和哈尔滨纺印染厂。两厂产品配套可增强黑龙江省纺织品的自给能力。1978年哈尔滨纺织印染厂列入国家建设计划并于当年正式破土动工。开始在哈尔滨亚麻厂成立了筹建办公室,纺织局时任副局长于桐化、王伦先后任筹建办主任,亲自坐阵指挥筹建工作,还从哈尔滨练油厂(俗称大练油)调来负责基建的王金良为筹建处副主任,主抓施工进度。王金良系我市著名作家王阿成之父,后任哈纺织印染厂主管基建的副厂长。王阿成也曾在该厂工作数年,在厂工会工作负责文体工作并兼任俱乐部主任。
1979年因贯彻调整方针、工程缓建。1980年又开始全面建设。设计总规模为10万枚纺锭,配以相应的织机、染整设备,自备电厂和铁路专用线,总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包括非生产面积),计划总投资19,600万元,资金来源哈市投资贷款和自筹11,790万无,荣毅仁所在的中国国际信托公司投资7,340万元。土建工程一次完成,项目工程分期进行。正因为中信公司投资额度较大投和产后,厂名由哈尔滨纺织印染厂改为哈尔滨纺织印染工业联合公司。建厂同时开始招聘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主要从纺织系统骨干企业选调。亚麻厂、毛织厂、纺纱厂、化纤厂、绢纺厂、阿城纺织厂等都先后派出业务骨干。我岳母王以铎1950年沈阳纺校毕业后分配在哈毛织厂技术科搞产品设计工作30年,选调该厂后为首任技术科科长。青年挡车工由纺织局劳资部门从应届和往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笔试、面试合格后统一进行招工体检。当年厂区虽位于市郊,交通不便,但因职工家属楼、厂医院、托儿所、文化宫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为缓解在市内的住房困难,很多老职工及青年工人都踊跃报名到该厂工作。鼎盛时期全厂职工达7627人。
二、工厂投产前后的主要概况
据市纺织管理局史志办编纂的《哈尔滨纺织系统厂志汇集》记载:1983年7月,一期工程中长化纤5万枚纺锭和783台中长化纤布织机试生产,装有清花机4列,梳并粗设备132台,细纱机122台,简捻设备129台,只开动细纱机75台。装有1515—75型自动织布机735台1515—75A多梭多臂自动织布机48台,准备设备30台,整理设备12台。
1984年11月5日,化纤分厂正式投产,举行了剪彩仪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荣毅仁、黑龙江省省长陈雷为投产剪彩。
1985年,为扩大品种,增加竞争能力,将177台自动布机改为多臂织机,品种增加到35个,其中:云梯呢、青春仿麻呢、仿毛西服呢等23个产品,到1990年末,先后在哈尔滨市纺织局和黑龙江省纺织总公司举办的新产品评比中,获“新产品百花奖”。同年,投资3.027万元的两条宽幅中长纤染整线于4月开始试产,同个纺纱、织布、印染联合企业已经形成。
1987年,中长纺织品出现滞销局面,而棉型化纤纱在国际市场却十分畅销。据此,工厂决定改造中长纺纱设备,调整纺纱工艺,纺棉型化纤纱,经反复试验,终于纺出了合格的棉型化纤纱。这项改造项目被评为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双增双节”一等奖。当年有16,800枚中长纺锭改产棉型化纤纱,产纱1,768吨。为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竟争力,将产品开发科改为研究所,设立了产品信息中心站和16个分站,形成了信息网络,共开发出新产品税103种,转入批量生产的54种,有23个品种被评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产品百花奖。7月,涤棉分厂2万枚棉纺锭安装完毕投入试生产,至此,工厂棉纺锭达81,480枚,织布机987台。
从1983年投产到1990年,共生产纱44,265吨,其中:中长纱32,094吨,纯棉纱6,115吨,其它纱6,711万米,其中平纹呢4,094万米,占60.3%;华达呢1,800万米,占26.8%;染色布3,398万米。累计实现利税3,471万元。1987—1990产品获纺织工业部优秀奖1个,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优质奖8个。产品销售:国内除新疆、海南外,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累计销售额49,211万元。为开辟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库存,曾实行产品代销、联销、赊销等方式。1987年,纱开始出口,共出口化纤纱和棉纱5,399.2吨,出口交货值为6,636.73万元,创汇532,38万美元。
1984年春,笔者结婚成家后经常从偏脸子往返于哈纺织印染厂岳母家所在的哈纺家属楼,1986年因婚房拆迁曾在岳母家暂住一段,每天清晨哈纺厂十数台通勤大客车在哈成公路上浩浩荡荡赴市内各区接通勤职工。九十年代笔者调入主管局后也经常来该厂,虽经济效益不够好,但文体活动开展的很活跃,系统内大型会议也经常在哈纺文化宫召开。20栋家属楼川字型排列,文化宫横亘在家属区与厂区中间,文化宫一侧还有铁栅栏圈起的运动场,能举办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各类比赛。
三、困境中求生存
90年代初,化纤产品开始滞销。在纺织系统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一等人穿植物,二等人穿动物、三等人穿化纤。”说的是三种织物纤维,亚麻属于植物纤维,很受人们欢迎,一直很畅销。纺织印染厂产品大多是化学纤维,即开始走下坡路,出现大面积亏损。1993年又将拨款改为贷款,简称“拨改贷”。贷款每年会生成利息,利滚利越滚越多。为在困境中求生存,厂领导班子要求全厂职工入股,将中信公司股份全部买下来。当时厂级、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工人分成三个档次,最低档工人每人需交1500元后算入股,重新签合同办理入职,不交者算自动离职。因很多工人确实交不起,同时也不想在这个偏远工厂干了,此举流失了近千名职工,造成生产车间大面积停产,最后中信股份也未买下来。工厂经营愈加艰难。1995年为更好地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在公司的统筹规划下,将大厂分割自主经营。化纤纺织厂分成香兴纺纱厂和香旺织布厂;涤棉纺织厂分成香发纺纱厂香达织布厂,象征“兴旺发达”。同时衍生多个小厂和东方热电厂,储运、修建包括电瓶车队等全部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分块盘活。哈尔滨《学理论》杂志,1998年第四期对此进行过专题报导,题目是“十万锭”改革的启示。“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坚定信心,勇于搜索,大胆实践,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哈尔滨纺织印染工业联合公司(俗称十万锭)立足实际,面对市场,通过采取“租赁经营、合资合作、分块盘活、分流职工”的改革措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十万锭”的改革探索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独立经营大大提高了职工积极性,自负盈亏也保证职工每月的正常开支。2003——2004年,开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分厂由二级法人变成独立法人,自主经营后彻底与企业脱钩。后来职工纷纷下岗,40、50人员由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并轨,从企业脱离纳入社会。纺织印染厂下放到香坊区经贸局管理后由国企大厂划为若干民营私企小厂,现今总厂只剩下数量很少的留守人员。原厂区内有5.60个私小厂还在进行生产经营,原纺织印染厂的青年职工在这些小厂中大多是技术骨干或私企老板了。据工人讲每月也能收入30,00–4,000元。
厂区还在,原省长陈雷题写的“哈尔滨纺织印染厂”厂标和大门口内一对纺织女工的雕塑也在。只是归属不同了。家属区大楼还有万人左右在生活着,从市区通往纺织印染厂的公交线路一直畅通无阻,终点站即哈纺文化宫前。只是文化宫已破败不堪,外墙墙面脱落,窗户玻璃破碎,多年停止活动了。一个新建的跨跃近半个世纪的纺织行业大厂还在艰难地生存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