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身份:历史进程中的多重演绎

在我国众多的城市中,哈尔滨被认为是个性很鲜明的一个。它的特色所以不同于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是因为这座城市并不是在传统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演进为如今的现代大都市,而是随着中东铁路的延伸在移民或殖民文化的推动下和操控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带有浓重“洋味”色彩的城市。但如果我们对此保持后殖民主义和资本全球化的警惕,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一认识的偏颇和狭隘,很大程度上,这一认识正可以视为当下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后殖民精神对人们文化认同和文化想象之潜移默化的渗透,它既有可能造成我们对并未走远的殖民历史的忘却和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忽视,也有可能造成对其历史复杂面相及其多样经验的遮蔽。

实际上,哈尔滨这个颇具异国禀赋的“东方小巴黎”,在百年多的历史风云和社会变迁中,曾经被多样、多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所书写,从而在身份及功能上具有更为多样化的特征。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文化核心——中央大街的身份变迁上。中央大街这一城市空间作为一种文化表征形式,时常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的权力关系体系中担负特定的社会功能,并被塑造出具有特定历史性内涵的文化身份。与此同时,这些特定的表征系统的建构,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判断,进而制约着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想象,由此,通过这些受影响的人群的实践,城市空间所担负的社会再生产功能得以完成。当然,这一过程也并非完全单向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人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和生活想象对城市空间所提出的召唤选择性适应或拒斥,通过话语和行为实践表现出“再结构”的可能。与此同时,每一特定历史时代对中央大街的书写并不仅仅停留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段,在此后的诸多历史时刻,其形式完全可能被选择性地重新征用,进而在新的文化结构中实现一定程度的复活,从而产生与其前世既相互联结,又有所变异的文化意义。因而,在这条街道中,不同时段的表征往往同时存在,但却并非平行并列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不同的文化群体而言,各种层面的意义层层跌至、交叉书写。由此,类似中央大街这样的城市文化空间,其文化意味常常是流动、变化而复杂的,而其文化身份自然也就体现出更多的复杂性。

站点默认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

霁虹桥 此桥非彼桥

这座桥,是连接道里与南岗的交通枢纽,也连接着哈尔滨人与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这座桥被拆除了原有的桥体结构,其 …

南岗博物馆逸事

前言: 现如今作为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使用的这栋中东铁路时期建造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就其自身的价值来讲,已完全可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