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 曾一智 原文发表于《黑龙江日报》2008年12月
本报《阿城区一处历史建筑亟待保护》(见本报10月31日11版)一文见报后,经记者多次调查采访,进一步了解到了与这座历史建筑的主人有关的珍贵历史背景。并发现了坐落在道外区桃花巷的抗日志士樊继才的新亚无线电修表店旧址,以及对绥芬河国际交通站站长于成文的文献记载。
在樊继光老人的讲述后,记者在《哈尔滨革命旧址史话》一书中看到了关于光复后,从香坊监狱出狱的政治犯约20多人来到中共地下党员樊继才开设修表刻字店,然后分头寻找党组织,并来到东光寮成立了中共北满临时工委的记载。而这家接应了出狱的中共党员、抗日志士的修表店,正是樊继才与其姨夫合开的新亚无线电修表店。
记者根据樊继光的描述在道外区桃花巷(现为南勋街)寻找这处抗日志士曾经居住过的老楼,又电话采访了已定居北京多年的樊继才之子樊树桐,并将老楼的图片发给他。经樊树桐辨认,确定了新亚无线电修表店的位置。一段不该被尘封的历史,终于被可触摸的、依然健在的历史建筑所见证。
在樊继才生前所著《忆东北商船学校》一文的记述中,还描述了曾为东北商船学校教员的冯仲云担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后,在樊继才家里设立了党的秘密通讯处,收发往来文件,取送都由冯仲云亲自进行。樊继才的东北商船学校同学抗日烈士傅天飞在去抗联工作后,每次回哈尔滨联系工作都住在樊继才家中。如此说来,樊继才的家当是一处重要的革命旧址。记者在采访樊树桐时,了解到那是租住坐落在道外区北十二道街的一座二层小楼的一层,距离樊继才当时供职的东北航务局不远。记者随即来到北十二道街,但原址已是一片新建的住宅楼。而樊继才在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接收松花江航务局并任松花江航务局局长及军事代表的办公楼也已无存。
记者赴绥芬河采访时,曾根据樊继光在1934年通过绥芬河交通站站长于成文(人称“于三哥”)的接应,赴苏联学习的这段历史向当地党史研究专家周艾民询问,他对此表示肯定,但他的线索来源于对当年的庄克仁的采访记录,因此在他发表的《从共产国际走来》一文中,绥芬河国际交通站站长之名为于文龙,化名于三哥,隶属共产国际海参崴交通总站及哈尔滨情报站(单线领导人庄克仁)双重领导,公开身份是绥芬河买卖街食杂铺掌柜。姓名有“文”、“龙”之差。但记者在樊继才的文章中,看到对于成文的记载:“冯仲云同志以商船学校为基础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中共江北区委,书记为于成文(又称于三哥,铁路工人,后被派去绥芬河担任交通站长)。”张福山、周淑珍所著《哈尔滨与红色之路》一书中,也有对于成文在1932年12月被派往绥芬河交通站任站长,开设食杂铺作掩护,安全护送去苏人员十余人的记载。据此,记者采访了原哈尔滨党史研究室的张福山老师,据张福山介绍,他曾在1974年采访过当时已年过九旬的于成文(退休前曾为哈尔滨建筑材料预制板厂厂长),书中的记载根据于成文本人的叙述。
可惜,绥芬河交通站旧址今已无存。
由于本报报道樊家在阿城的历史建筑的原房主为幺统领的三儿子,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邢晓莹打来电话提示,在哈尔滨历史记载姓“幺”的统领只有西北路分巡兵备道统带幺佩珍,其人曾在1912年2月同盟会成员梁廷栋、梁廷樾率领革命军攻打滨江城时,先投降,再反扑,继而杀害了梁氏兄弟。民国年间,此人曾在吉林督军孟恩远手下任团长,后曾在1917年12月任中东铁路警备司令部副司令。这一段历史若能得到专家验证,那么樊家老宅又多了一份珍贵的历史价值。
记者将查找到的记载着樊氏兄弟革命业绩的文献资料送到阿城区樊继光的家中,老人认真阅读,淡然处之。他本人由于离休时间早,从外地返回故乡时只拿到几千块钱安家费。由于老宅生活不便,只好租房度日。他的小女儿已经下岗多年,但当数年前哈尔滨市领导在春节期间到他家慰问时,他对此只字不提。他看完材料,对记者提问:“阿城后慈兴胡同这座经历了几代变迁的老房子能不能得到保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