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坡镇,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20公里处,因镇内大直街中部有一段长约50米的漫坡而得名。这里群山环抱,空气清新,风光旖旎。蜿蜒的蚂蚁河从镇中流过,带了充足的水资源,温和的气候,蕴育出丰盛物产。一面坡镇盛产松、榆、桦、黄菠箩等优质木材;蕨菜、刺嫩芽、刺五加、猕猴桃、山葡萄等山产品资源.
你也许没有来过一面坡,可一定喝过它甘泉酿造的酒。一面坡的葡萄酒、白酒、啤酒在一百年前驰名中外。当时生产的三星牌啤酒,其味芳醇,质量优异,大量销往哈尔滨、吉林、长春及中东铁路沿线各地。1953年,一面坡白酒厂(原万隆泉烧锅)。 被命名为东北三省制酒行业先进旗帜,科学制酒法也在东北三省普遍推广。逢年过节才能全家共饮的山楂酒,至今还是令人回味无穷。
1898年中东铁路开始修筑。随着修路各种人员的到来,一面坡人口激增。沙俄在此设铁路机务段后,各国客商竞相来此开办实业;华商、日商等在华界(铁路南)亦开店设厂。加上地理位置的重要,俄国以及后来的日本都在此驻有重兵。该地已成为附近几县工业品和农产品的集散地,是比较繁荣的哈东重镇。繁华的景象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初。下面老照片就是一面坡镇大直街,那段缓坡就是镇子名字的由来。
那么这个百年名镇,如今怎么样了?开往一面坡的列车非常拥挤,好在我仅有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克服一下就过去了。我的座位靠近列车窗户,列车在群山中蜿蜒,树开始枯黄,不时有收割庄稼的农民在山谷里烧荒,升腾的白烟很远就能看见,似雾中的龙,围绕列车飞舞。几个小站飞驰而过,过多砍伐森林,林区衰败了,不少村镇出现“人去楼口”的现象。我的目的地一面坡估计也是这样的命运吧?
蜿蜒流过一面坡古镇的蚂蚁河
夜晚时分我走出一面坡火车站,站外一片萧条,几乎没人行人。顺着若隐若现的灯光走去,有几家小饭店、食杂店和旅店。连敲几家旅店门,主人说客满。原来一面坡为改造棚户区,开发了十几栋楼房。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旅店都被施工队伍长期包租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个简陋的旅店,只能对付一晚上了。
第二天早晨,灰蒙蒙的天,令我心情凉了半截。简单的吃过早餐,跨过站外站内两用的天桥。来到一面坡铁路南面,也就是中东铁路时期的华人居住区。残破的老街,随处可见遗弃的建筑。随着五卡斯(一面坡)车站落成,密林中的小村落迅速繁华起来,与此同时,工、农、商迅猛发展起来,“八大家”工商业户闻名遐尔。最先来到百年老烧锅万隆泉。厂房空闲,白酒早不生产了。租给啤酒厂也没搞起来,处于停业状态。看门的人对我进去不闻不问。高耸的厂房在一百年前的原始森林里也算靓丽的风景。
老烧锅万隆泉(现一面坡啤酒厂厂房)
转过老街,来到一座四层高的大楼,这就是火车站里的值班长说的公和利面粉厂了。我在大风里仰望高高的厂房。楼房两侧山墙上有年标“1929”年的字样。
“你是来看公和利厂的”?一位骑三轮车的大妈出现在我面前。
她说:“这是老公和利面粉厂,我以前在厂里干活,我是零时工,1956年随老伴从山东来到一面坡,一直在面粉厂干活,直到98年停产”。
我问道:“你老伴目前还有工资吗?
“厂里给点退休金,这不我还得出去卖点货,补充家里用”。
看着三轮车上的货物,头发见白的她还在忙碌生计。
“公和利厂是上面1929年建立的吗”?
她没加思索的说:是老早建立的,墙上面有,过去我们在楼里干活,机器一响,地动山摇,楼房也晃动了,可就是不倒,妈的X,要是现在建的早把人拍死在里面了”。
黑龙江是个富饶的地方,盛产大豆、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哈尔滨被辟为商埠后,洋商雇佣中国人到农村为其收购粮食,然后集中到哈尔滨,再转运出口。俄国人于1903年创办了一面坡公和利号火磨(公和利面粉厂),采用瓦斯机转动钢辊磨,日年产量360万公斤。火磨开始大量廉价收购延寿、方正、五常、珠河、苇河各县农民手中的粮食。生产的面粉颗粒大,俗称”砂子面”,系”渔翁得利”牌商标,行销中东铁路沿线及勃力县等地。
“火磨”听起来很奇怪的名字,大家会觉得面粉厂一按电钮,小麦颗粒随电机的飞转瞬间变成洁白的面粉了。和火会有关系啊?其实人类加工面粉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初的磨房用畜力拉磨,“咯吱咯吱”的转呀,一天也出不了多少面粉。中世纪后用古老的风车带动辊子碾磨谷物,效率提高了一些。英国人瓦特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后。面粉厂加工业开始用木材、煤炭或者瓦斯等为燃料,在锅炉里燃烧产生蒸汽后,推动铁箍箍成的磨盘。铁质的磨盘硬度大,磨粉效力取得历史的飞跃,面粉的质量也比较好。火磨厂开工的时候,锅炉里是熊熊的烈火,因此称为“火磨”。也就是“机器面粉加工厂”。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减轻了对我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我国出现了一个兴办资本主义工业的浪潮。处于战争时期的西方国家及中国国内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机器面粉厂是民族资本投资的重要产业。据《黑龙江大事记》记载,1917年8月,一面坡俄人兴办的公和利火磨厂改由中国人经营,更名为一面坡公和利制粉厂,经营人杜兰溪。
我换上长焦镜头准备把“1929”的标志清晰的拍下来。不经意间看到年标下面的铁制窗户,这是外圆包含两个等边三角形,一上一下连锁成六角星形,这个图案在西方称为“大卫星”(即六芒星,又名大卫之盾、所罗门封印、犹太星),是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的标志。以色列在中东立国后将大卫星放在国旗上,因此大卫星也成为了以色列的象征。
蓝色大卫星和一面坡公和利火磨厂窗户的六芒星图案
俄国在1903——1908年反犹活动达到了高潮,数百个城市发生了屠杀事件,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无辜杀害。在东欧一些国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排犹事件。反犹浪潮迫使大量的犹太人向国外流动,中东铁路修建后,东方的满洲成为犹太人心目中的“自由乐土”,俄国和东欧的犹太人成千上万的沿铁路涌入哈尔滨等城市。
富有商业天才的犹太人在哈尔滨等地相继建立了许多面粉厂、油坊厂、啤酒和烟草等近代工业。犹太人的建筑普遍都有六芒星。一面坡老公和利火磨厂,高耸的厂房山墙窗户的犹太文化像徽,见证了这个1903年建立的百年老厂不是犹太人投资的,也是受犹太文化影响的。尽管1929年出售给中国人经营,或多或少还是对公和利有影响。一面坡的六角星,默默的注视百年逝去的历史,记录着有海纳百川优良品德的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之间深厚的感情。
返回途中我遇到一位中年男子,一直在外地经商。这次回来探亲,特意来看他以前工作过的面粉厂。我们从火车站货运场,转过几个弯后,残破的老厂房耸立面前。
这位师傅说:“老公和利火磨是上海一个军阀姨太太投资建设的,估计也是个大贪官,那时候也得花费不少的银元。”
厂房玻璃大部丢失了,到处堆放着腐朽的木材。厂房中间部分建筑主体,三层砖混结构,两侧明显的是加盖的。大楼四、五层有一些残破的木质阳台。
“以前公和利火磨是三层。八十年代为扩大生产加盖了两层。”师傅说着还指点给我看搭建的接口部位。
我仔细观测,加盖的石头基础,红砖墙体和铁质窗户非常精致,不像八十年代的风格。
黑龙江粮食志记载:1929年(民国18年),公和利制粉厂建起了5层楼的生产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全年可持续生产8个月,年产量达24.85万袋(每袋20公斤)。当时一面坡已有了3家制粉厂,其中公和利制粉厂的生产和销售居首位。
从建筑的整体看,我感觉可能是哪位师傅记错了,也许是他在厂里工作的时候,厂里只是对老建筑维修过。一切的浮华之后都会归于平静了。一面坡百年公和利面粉厂,维持到九十年代初解体了。
我们走出厂子以后,师傅还说:“那时候出的面粉没有增白剂,味道香甜,口感极好。一直供应松花江沿岸很多市县,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面粉厂破产了。”这位师傅在外面闯荡多年,见过世面,看问题比较全面,没有像先前哪位大妈骂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