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唯一古运河

本文转载自文兴龙江网,原文载于生活报,原作者王萌。

南岗运粮河

运粮河对哈尔滨人来说是一条陌生的河流。与松花江和城市景观河相比,它不过是一条默默流淌于哈尔滨市郊的小河沟,但在历史上它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金代,要比哈尔滨的城建历史长得多,可能也要长于马家沟、何家沟这些城市内河的历史。

它有独特的使用功能,当年这条水道也是粮道,专门用于粮食运输,故定名为运粮河。

它是南岗区,还有可能是哈尔滨范围内唯一一处人工开凿的运河。就人工景观来说,它的存在填补了哈尔滨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金代之后,运粮河归于沉寂,它告别了熙来攘往的粮船队,成为一条少有人能叫上来名字的小河沟。这之后,它历经近千年兴衰,两岸的草枯了又绿,河道由宽变窄,终于,一座城市在它的旁边逐渐形成,日渐发展,它的名字与城市发生了联系,它的身影出现在城市人的视野中。在运粮河最靠近哈尔滨流域,一处备受关注的园林建成,从此运粮河走出沉寂,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运粮河开凿于金代初期

“运粮河那是相当地有特色,既是人工运河,又是界河,哈尔滨和双城以此为界,是一块宝地。”红旗满族乡乡长闫福田说,他现在可以说是这条运粮河的历史专家,也是这条运粮河的超级粉丝。

据他介绍,这条运粮河俗称“金兀术运粮河”,别名“苇塘沟”,今亦称“库扎河”,是松花江干流右岸支流,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双城市与哈尔滨市境内。这条运粮河东起哈尔滨市阿城区西部白城村西,从双城市周家镇境内穿过,流经双城市新兴、五家镇与哈尔滨市红旗、榆树乡,成为双城与哈尔滨两市的界河,向西延伸到哈尔滨市道里区新江村西下坎附近,注入松花江。

这条运粮河全长96.5公里,河床平均宽30-50米,流域面积415平方公里,沿途汇入泉水较多,但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补给,属无源河,是金代初期开凿的人工运河。双城市与哈尔滨市沿河道建有4座小型水库,可灌溉农田和养鱼。

据史料记载,金代初期,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为金代都城,设有官府、寺院,兵民很多,所需粮食、布匹、食盐等,要由设在济州(今吉林省农安县)的上京路转运司供应,后迁至江滨。因绕道阿什河运粮运程过长,故开凿这条人工运河,将粮食、布匹等物资直接运往上京,缩短航程,提高了运输效率。金迁都燕京后,运粮河逐渐失去了当年的重要价值,加之失修,河道淤积,一些河段无雨季节成为干沟。

“听老辈人讲,这条河是运军粮的,为打仗而修。”闫乡长说。有关运粮河的开发经过几起几落,金代废弃之后历经了近千年。因为河里有鱼,所以经常有人在这里捕鱼。除此之外,它几乎没有其他作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在此兴修水利,在自然水域的基础上兴建了友谊水库,可为哈尔滨和双城两个城市的农田灌溉。后来因为水量有限,运粮河被废弃了。

据闫乡长介绍,现在,运粮河的开发再次摆上议事日程,不但以此河为基础兴建了百家姓食园,经过全流域调研,哈市相关部门还为今后的开发做足了准备。“现在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有了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追求,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这些都是运粮河开发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相信不久的将来,运粮河就能重现昔日辉煌,并带动流域内的经济发展,惠及子孙。”

百家姓食园选址运粮河

“这条小河沟在有些人眼里是绿色的,河水是白亮亮的,但在我眼中它是金色的,是我们这个食园的金字招牌。”百家姓食园的经理罗金斗笑着说。

如果只建一座食园,那样的特色并不独特,靠近运粮河边就不同了,因为这是在北方极为罕见的人工运河。在城里住久了的都市人可以来这里享受野餐的快乐,可以钓鱼,还能观看古运河的景观,甚至将来还能在运粮河上泛舟。向记者介绍情况的时候,太阳有些偏西,罗经理的脸上蒙上了一层夕阳余晖的金色。放眼望去,远处的运粮河在记者的眼中果然泛起了金色。

其实,近千年来,运粮河一直是条不起眼的小河沟,只是近几年在城市文化传统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它的独特内涵才被发掘出来。

说起运粮河被“发现”的过程,还有一个插曲。2003年,哈南新区正在建设,此处缺少与之配套的休闲设施,南岗区准备在与之临近的红旗满族乡兴建一处公园,但是具体的园址选在哪呢?公园的选址十分重要,除了有必要的林地和休闲、娱乐设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吸引游客的文化亮点,而在城市郊区,人文景观很少,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就更少了。

这时,红旗满族乡乡长闫福田一拍脑门,怎么把这么重要的古河道给忘了。这个突然被人们想起来的古河道就是运粮河。

运粮河的“出现”,让文化定位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也让这条古河道又重新复活,或许有朝一日可能会重现昔日的繁华。

当年,以百家姓食园这座集休闲园林与餐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建了起来,就在运粮河的旁边;今年,它又经重建,预计明年夏天即可恢复接待游客。

住特色民居感受异域风情

百家姓食园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公园,运粮河在它的南面,总面积可达28万平方米。

北向大门是个“人”字型,都是实木建造,据说取材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森林,门楣的一条横木胸径竟达到一米左右。

通过大门,罗经理带着记者走进食园,展现在眼前的是由几座平房式建筑围成的一个空间,空间的圆形小广场用不同颜色鹅卵石铺成同心圆图案,周围的树木和灌木丛疏密有序。虽然是冬季,树叶掉光,但仍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周围的平房都是不同类型的民居,依次有俄罗斯民居、满族民居、山东民居、四川民居,展现出不同地域的建筑特色。

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俄罗斯民居。据说,这个民居都是由原木建筑,卯榫而成,没用一根钉子。走进去,屋内设备齐全,地热取暖。罗经理说,明年夏天食园开园后,游客不但可以在这里游玩休闲,也可以在这里住宿,体验不同地域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的后面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园林,这就是百家姓园林。据说,每片园林都以姓氏来命名,像张氏林、李氏林,总共一百个姓氏。罗经理说,游客可以在园林里找自己的姓氏,然后留影。可是,一百个姓氏要想找到自己的姓氏又谈何容易。寻找过程中,无形之间既观赏了树木,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记者看到,在百家姓园林里可见参天古木榆树,也可见低矮的灌木丁香,有水曲柳、樟子松,也有榆叶梅、文冠,乔灌搭配,针阔搭配,置身其中感觉空气都格外清新。穿过百家姓园林,又经过两个鱼池,再远处就是金色的运粮河。

记者在岸边抬眼望去,河道还不到10米宽,水平如镜,两岸细草已经枯黄,草尖低垂,探进河水中如饮甘露。

罗经理说:“别看现在的水瘦,可是这水里始终都有鱼,冬天的时候,附近的居民还有人到此凿冰捕鱼。”

据介绍,待食园内的修建工程完成后,相关部门还要对这一段的运粮河进行整治,到那时,运粮河会重现当年的风采。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